房屋改造加固的基本原則
(1)房屋拆除改造加固應遵循先卸荷后支撐,先加固后拆除,先支撐后拆除,自下而上進行加固,自上而下進行拆除等原則。
(2)該建筑物主要由橫墻兼作隔墻和承重墻之用,間距約為3.3m,故改造拆除時應盡量不破壞其橫承重墻墻體,維持該房屋初始建造時自上而下,明確合理的傳力體系,同時對局部橫墻開門洞后應按圖集《磚混結構加固與修復》(03SG611)的要求,采用槽鋼組合式剛架+掛鋼筋網水泥砂漿面層進行補強加固處理。
(3)該建筑物建造于20世紀70年代,砌體強度尚好,各墻體高厚比也已滿足規范和使用要求,但砂漿強度偏低,部分墻體受壓承載力,墻體抗震承載力不滿足規范和使用要求,結合考慮到建筑物周邊狹小空間不能提供室外搭設施工腳手架的現場條件,在制定科學可行的內墻拆除方案基礎上再對橫墻墻體兩面(外橫墻按室內單面進行)掛鋼筋網水泥砂漿面層進行補強加固。
(4)該建筑物各層南面有向外懸挑1.5m的外廊樓板,經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PKPM系列結構計算軟件進行建模計算,對比分析后發現,懸挑梁實際配筋已不滿足承載力要求,故一方面保證今后使用過程中懸挑樓板區域不出現超荷堆載,另一方面采取對懸挑梁樓板進行梁加大截面加固法,梁面粘貼鋼板,板面粘貼鋼板,板底雙向粘貼碳纖維布的加固處理方案。
(5)由于改變了房屋三至六層的使用功能(保證各層的改造設計限制使用荷載不超出原設計使用荷載),為滿足房屋樓板的安全使用要求及考慮到在加固過程中盡量不大幅度增加原樓板的附加恒載,建議采取對各層樓板進行板底雙向粘單層碳纖維布加固方案。
(6)在滿足業主室內擴大使用空間,開門洞形成室內通道的要求下制定出科學合理,安全經濟,施工工期短的隔墻拆除方案,三至六層內隔墻體的拆除位置應盡量保持垂直方向上的受力一致性,即保證下層拆除內墻體的傳來的線荷載,同時考慮到該類型圈梁(尺寸240*400mm)實際配筋已不滿足現行規范對梁受彎承載力的要求,建議對圈梁按兩端簡支梁進行受力考慮,采用梁底外粘角鋼進行加固補強處理。
(7)鑒于改造后首至二層與三至六層存在的差異,為增強房屋的整體性及縱橫墻的連接,同時結合考慮梁加固后不至于影響室內層高,新梁與圈梁保持同一梁高便于鋼筋植筋連接的特殊要求,故在三層對保留下來的內橫墻上部圈梁進行梁加大截面加固法(梁兩端加寬不加高截面,新增縱筋將植入原圈梁錨固)。